在北京音乐厅现任录音师及经理万小元先生 30 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见证了录音技术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历程。万小元先生于 1985 年开始录音生涯,起初他曾在香港学习相关技术,并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立体声录音的录音师之一。
“在西方国家,最早的立体声录音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万小元先生说道,那时他正在文化部直属的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工作。“然而在中国,立体声录音的尝试要晚得多。”
同样由文化部主管的北京音乐厅于 1960 年投入使用,其前身为始建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央电影院。1983 年,音乐厅经历了一次重大改造,从而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标准。在 2003 年的新一轮整修之后,它的厅堂可容纳 1024 个座席,并能够进行 dsd 录音,从而可满足 sacd 唱片录制及发行的需求。到了今天,隶属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北京音乐厅拥有一系列独家的西方古典乐、室内乐、独奏/独唱音乐会及音乐会歌剧等演出剧目,并配备有阵容强大的管弦乐团。音乐厅的演出日程安排非常紧凑,甚至有时一天要举办两场演出。
万小元先生在北京音乐厅工作已有 5 年时间,目前中国的娱乐演出市场正经历着激动人心的发展:那便是在电影放映中引入同步的现场音乐表演。这一潮流在西方已经相当普及—— 2009 年,伦敦国家剧院首次在英国地区将现场演出带进影院,而目前该类型演出收入已经占到了票房总收入的 5% 。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演出方向,而北京音乐厅则成为国内第一家试水的演出场所。
为了使音乐厅能够满足演出的需求,位于二楼的两间之前未作使用的房间被改造为 5.1 环绕声制作室。其中一间将用于录制音乐会实况,另一间则用于播出信号的制作,以及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所有演出进行录音存档。
两间制作室在声学设计和设备配置方面基本一致,并且都安装了 genelec 的 5.1 环绕声监听系统。该品牌最近赢得了万小元先生的大力赞誉:“最近几年,我一直都在使用 genelec 品牌的监听扬声器,我真的很喜欢它们的声音,”他说道,“我一直在北京一家隶属于部队的剧院工作,并负责为歌舞团和音乐家们录制作品。该剧院的主控室采用了一对 genelec 1032 监听扬声器,因此我对它们相当熟悉和习惯。”
制作室均配备了 pro tools 系统以进行音乐会录音,同时,由于万小元先生在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的中国剧院工作期间,对于 ssl x-desk 调音台有了充分的了解,他希望能够在自己主要工作的制作室中安装一台 ssl duality 调音台,从而能够用于环绕声节目的制作。“目前我主要使用 grace audio m802 八通道话放及模数转换器,将声音录制进 pro tools 工作站。”
genelec 品牌代理商传新科技有限公司(dmt)为北京音乐厅的两间制作室安装的 5.1 环绕声监听系统,由 sam 系列 1237a、8250a 监听扬声器及 sam 系列 7270a 超低音扬声器组成,并获得了理想的声音效果。制作室的房间声学设计由知名的室内声学专家郭明负责,郭明先生曾先后完成了国内多个著名的工程项目,其中还包括 genelec 北京办公室(真力中国)自己的审听室。
对于自己在监听扬声器上的选择,万小元先生感到非常满意。“制作室的声音十分出色,genelec 系统对于声音的还原准确、真实” 他表示道。
万小元先生自 20 世纪 90 年代便开始了 5.1 环绕声的录音实验。那时他正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一间录音棚工作。“我在那里进行了一些早期的 5.1 环绕声尝试,但是与现在的环绕声制作方式不同,”他回忆说,“那时环绕声技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我们做的只是入门级的工作。如今,录音技术变得越发复杂,并且正在充分利用全部的环绕声声道。我很高兴能够在 genelec 品牌卓越技术成果的助力下,在音乐厅新的制作间完成 5.1 环绕声的录制工作。”
对于如贝多芬和莫扎特等传统的音乐会演出来说,万小元先生正计划通过增加环境声的拾取、5.1 的混音方式,尽可能地重现音乐厅的空间感和环境感。对于一些创意新颖的当代音乐演出形式,5.1 环绕声也激发了他更多的创作灵感。“采用 5.1 制式录音制作,能够帮助作曲家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尝试全新的想法和思路,使声音作品更具魅力。”
包括耶胡迪·梅纽因、小泽征尔、马友友、普拉西多·多明戈和蒙塞拉·卡巴耶在内的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大师都曾在北京音乐厅举办过演出。相信这两间全新 5.1 环绕声制作室,能够为作品的录音制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北京音乐厅也将迎来越来越多的杰出艺术家和精彩演出。
|